国联质检
废弃物化验-检测项目齐全-精通固废检测指标及方法
CMA/CNAS资质实验室&精密分析测试仪器100多台-废弃物化验!出具环保机构认可数据报告,检测*,价格低!
预处理和回收方法
1.回收再利用( recovery,re-use)
实验中产生的大量**废液可以采用蒸馏法进行回收,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重复使用;一些贵重金属可以采用沉淀法、结晶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方法进行回收;实验中的冷却水可以冷却后重新使用。
2.稀释法( dilution)
实验室废弃物如某些重金属、可溶于水的易燃**剂等,可以做适当稀释后直接排入下水道,具体要求按CB8978执行。
3.中和法( neutralization)
强酸类和强碱类实验室废弃物可小心的中和到适当pH后直接排放,若中和后的废液中含有其他有害物质需要做进一步处理。
4.氧化法( oxidation)
硫化物、、醛类、硫醇和酚类等化合物可以被氧化为低毒和低臭化合物。
5.还原法( reduction)
氧化物、过氧化物、许多**药品和重金属溶液可以被还原成低毒物质,含六价铬的废液可以被酸性亚硫酸盐、硫酸亚铁等还原剂还原为三价铬,废液中的汞、铅和银还原后,可以沉淀过滤出来。**铅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去除。将处理后的浓缩液收集后装入容器,送到地点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方法
1.垃圾、惰性化学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无毒、无,无腐蚀性的固体。
2.弱酸废液及其相关化合物(质量分数<10%)
3.弱碱废液及其相关化合物(质量分数<10%)
4.浓酸废液及其相关化合物
5.浓碱废液及其相关化合物
6.易燃的(燃点<60℃)不含卤素的及其相关化合物
7.易燃的含卤素的及其化合物
8.难燃的不含卤素的及其化合物
9.难燃的含卤素的及其化合物
10.不可经稀释后排入下水道中的**碳含量(TOD)≥10%的易燃物质
11.**酸
12.**碱
13.无机氧化物、过氧化物
14.**氧化物、过氧化物
15.有毒重金属
16.、除草剂、、致物质
17.还原剂废液及其化合物
18.发火物质
19.与水作用的物质
20.、硫化物、氨废液
21.
22.放射物
23.物
24.废弃物
25来源或性质不确定的水溶性实验室废弃物
26.来源或性质不确定的非水溶性实验室废弃物
27.空容器
28.石棉、含石棉的实验室废弃物
29.被污染的实验室器皿和垃圾
30.(PCBs)
危险废物处置相关检测技术
《*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已由*共和国*十三届全国会*十七次会议于202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新固废法应对增加了对废物的要求,完善了危险废物制度,实施严格法律责任,对违法行为实行严惩重罚。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事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危险废物是一类的固体废物,我们必须要加强监测和管理。
一、 危险废物的定义
根据《*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危险废物主要包括废物、化学药品废弃物及重金属废弃物等。
二、 危险废物的鉴别
生态环境部于2019年11月12日发布了《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019),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标准中规定了固体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中样品的采集和检测,以及检测结果判断等过程的技术要求。《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5085.7-2019)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流程和鉴别规则,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使用下图中规定的相应方法和指标限值。
化学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1.实验室废弃物应依不同性质进行分类收集,不具相容性(参见附录B)的实验废弃物应分别收集储存,其中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则依*4章进行分类收集。
2.实验室所产生的废弃物由检测人员根据废弃物类别分类,分别倒于实验室的储存容器内收集。
3.易燃、易爆、剧毒等化学物品在使用中及使用后的废渣、废液由实验操作人员及时妥善处理、分类后才能倒入的容器内,严禁乱放乱丢。
4.实验使用后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保存液,一次性用品及一次性的器械都应经有效消毒后放置的容器内。
国联质检
固废检测-危险废物鉴别检测-危废鉴别机构
专注于环境健康安全领域的第三方危废鉴别机构,提供废弃物检测,危险废物检测,危废检测,固废检测,环境损害**等服务